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 / 在线访谈

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在线访谈材料

2020年12月14日 16:55

来源:省市场监管局

【字体:

(2020年12月10日)

问题一:抽检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抽检数据也是反映食品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请你用数据说话,我们吃得安全吗?

答:食品安,民生才能稳。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产品质量安全底线。韩正副总理等领导同志多次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省委、省政府把食品安全作为必须坚守的“三条底线”之一安排部署,作为党政同责的“三个重点任务”之一推动落实。去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出台了《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今年,省委、省政府又印发了《四川省省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省政府还制定了《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构建起了一系列接地气”“管长远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三年,全省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均在98%以上,全省没有发生一起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从抽检情况看,具体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大宗消费食品整体合格率保持高位。居民日常消费的粮、油、肉、蛋、奶、水产品等大宗食品抽检监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0%以上,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在96%以上。二是消费者最为关切的食品抽检合格率较高。近三年来我省采取网络直播、现场指定等形式开展你点我检活动,由消费者选取最想抽检的食品品种组织现场抽检,合格率均在95%以上。三是大型生产经营企业产品合格率保持稳定。今年,省内大型生产企业和省内大型连锁超市样品抽检合格率均在98%以上。

问题二:很多人现在还不太了解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请你简单介绍下,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是如何规范运行的?

答:为了提高抽检效能,我们建立了双向协作联动的运行机制。在纵向,全省监管系统坚持并不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年初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制定抽检计划,通过分级实施、各有侧重,实现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区域、企业、产品、业态全覆盖。“国抽”重点关注全省获证在产企业和市场占有率高的超市、大型批发市场、大型餐饮企业;“省抽”以省内企业生产并在本辖区内销售的食品为主,重点跟踪既往抽检不合格企业生产的食品;“市县抽”主要针对辖区内销售的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以及“三小”(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食品。在横向,不断强化与局机关处室、省级部门和省际区域 “三方协作”,对抽检发现的风险信息,以专报形式“点对点”通报至相关厅局和内设处室,做到一般信息定期通报,重大信息及时通报,支持实现手术式监管。

为了保障工作需要,我们加强了两支队伍建设。一支是行政管理队伍, 2018年新一轮机构改革后,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专门成立了食品抽检处,并明确食品生产处、经营处、特殊食品处及各市(州)局配合,在抽样检验、案件稽查、信息公开、专项治理等方面形成顺畅高效的行政工作体系。另一支是技术队伍。我们从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抽调11名专业骨干力量,成立省局抽检监测工作秘书处,与食品抽检处合署办公,由食品抽检处统一指挥调度,为抽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全省绝大多数市(州)局和县(市、区)局单独成立了食品抽检科,专门负责食品抽检工作,所有市(州)局均设置抽检监测秘书处。不仅如此,我们还借力机构改革,积极整合原食品药品和原质监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重新组建省级食品检验检测院,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以省院为龙头、市县院所为骨干、第三方机构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强化。

问题三:刚才介绍的情况中提到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这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它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么体现出来的?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答: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的规定,目前采取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方式主要是三种:第一种是监督抽检。是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排查风险为目的,对食品组织的抽样、检验、复检、后处理等活动。监督抽检是突出问题导向,就是要针对容易出问题的产品、环节、指标开展抽检,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第二种是风险监测。主要是对没有食品安全标准的风险因素,开展监测、分析、处理的活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为了将监测与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和制定监管措施的重要依据,及时有效地排查潜在食品安全风险。第三种是评价性抽检。主要是通过抽检,对市场上食品总体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用来评价一个地区的食品安全整体情况。

近年来,四川省市场监管系统把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摆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规范高效运行,为及时发现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据统计,近3年,全省约60%的食品安全案件案源来自食品抽检。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旨在排查和解决问题,着力推动良币驱逐劣币,通过优胜劣汰,把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淘汰出市场,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及时公布抽检信息,一方面满足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情权,另一方面让企业感到无数双监督眼睛影射过来的压力,从而实现对违法者最硬的约束,对消费者最好的保护。三是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尤其是对恶意违法生产的不合格食品,严惩重处违法行为和违法企业,净化了消费市场环境。四是跟踪抽检不合格食品企业,组织专家指导企业淘汰工艺落后产品,研发生产安全的、高质量的产品奉献社会,进一步推动了食品产业提质升级。

问题四:听了您对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介绍之后,我们对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请再简要介绍一下市场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为了突出抽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牢牢把握“四个紧盯”原则,认真研究制定抽检计划。在抽检品种上,紧盯风险程度高、抽检合格率低、居民消费量大的食品,对合格率低于整体水平或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的品种增加抽检批次数。在抽检项目上,紧盯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等群众最为担忧的指标,根据既往抽检和舆情,实时调整项目的批次数和频次数。在抽检区域上,紧盯重点区域场所,持续加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校园周边等重点场所以及抽检不合格率较高的企事业单位食堂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的抽检频次数。在抽检方式上,认真完成计划性抽检的同时,根据日常检查、既往抽检、节令热销、舆情热点、突发性食品安全问题等,加大专项抽检工作力度。在重大节假日和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互动活动,进一步提高抽检工作的靶向性,提升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关注度和满意度。

今年以来,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总局2020年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工作要点》要求和国家、省、市、县四级合理分工原则,四川省市场监管部门制定并实施了2020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评价性抽检“3项计划。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食品安全性指标,重点抽检消费量大、关注度高、风险程度高的食品品种,以及校园周边、大型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持续跟踪抽检不合格企业产品和项目,组织开展了散装白酒、不合格跟踪、蜂蜜、食品添加剂、特殊食品、大米、抗疫专项等24个专项抽检任务;还针对元旦、春节、端午等重大节日消费品种安排了节令食品专项抽检。探索性开展食用农产品溯源性抽检,把问题较多的豆芽乌鸡乌鱼专项抽检纳入春雷行动2020暨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检分离方式和你点我检活动,落实抽检数据全部上平台要求,推动全省实现终端抽样和出具电子检验报告。今年以来,全省共完成抽检监测任务26万批次,加上卫健、农业农村等其他相关部门的抽检任务,全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任务量达到了4批次/千人。同时,继续开展了2020你点我检活动并创新活动形式,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凸显抽检小窗口撬动市场大监管的倍增效应。

问题五:对抽检监测发现的问题食品,市场监管部门是如何做好后续处理下半篇文章的?

答:前面我们介绍的是抽检监测的上半篇文章,最繁重的工作还在于后续处理。我们不仅要发现风险隐患,还要消除风险隐患,这样让老百姓放心安全消费。以今年的工作为例,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五项工作:

一是加大核查处置力度。督促指导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核查处置工作力度,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18989件次,下架封存食品17.99万公斤,召回食品11.07万公斤,罚没款5442.93万元。发布总局本级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信息20期和核查处置信息22期,向总局上报92批次局本级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和公示情况。

二是强化风险预警交流。四川省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沟通协调,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强化内部、部门、区域、媒体“四个协作”,对内合心合力,对外共建共治,初步构建了务实管用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样品信息和较大以上级别的风险信息,以专报形式“点对点”通报至相关厅局和内设处室,做到一般信息定期通报,重大信息及时通报。继续坚持“123”风险研判例会制度,针对发现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风险防控措施,供局党组实施参考,支持相关处室实现手术式监管。

三是引导公众科学理性消费。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组织起草并发布消费预警提示33期、标准解读文章23篇,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与《消费质量报》合作开展你点我检科普宣传,与中国市场监管报四川记者站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专栏,适时发布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信息。遵循发布是常态,不发布是例外的基本原则,坚持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截至1127日,仅省级就发布食品抽检信息通告51期,涉及26890批次抽检信息。

四是提高抽检监测规范化水平。会同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召开成渝双城经济圈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与发展研讨会,举办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业务培训班,拟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联盟”,激励承检机构严格自律、提升检验检测工作能力和质量水平。为了进一步推动承检机构管理,我们坚持每年组织对承担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任务的机构进行考评,通过盲样考核、现场检查、抽查报告等方式,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不断提高抽检工作的规范化能力和水平。

不仅如此,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省市场监管局服从服务大局,充分利用抽检监测手段,大力支持抗疫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组织开展抗疫专项监督抽检,全省完成抗疫专项抽检1484批次,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督促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企业迅速采取下架、召回、封存等处置措施,有效地避免了食品安全和疫情风险叠加。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职能,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并面向社会发布了《新型肺炎疫情时期居家合理营养与膳食》《疫情防控下外卖订餐安全消费》《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时期复工复产单位食堂集中用餐的消费提示》消费预警提示等,为防疫工作增加了正能量。

问题六:据了解,做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离不开必要的财力支撑,请介绍下党政重视以及加大投入力度方面的情况?

答:近年,省市场监管局更加注重抽检工作,从强化目标管理入手,促进抽检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在严格目标管理方面,坚持把抽检纳入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逗硬考核奖惩,促进责任落实、投入到位。今年,首次将抽检工作任务量纳入党政同责考核内容,要求各地务必达到4批次/千人的抽检量。继续将评价性抽检98%的指标纳入党政同责考核,并精心组织实施,促进属地压紧压实责任,切实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为了确保工作质量,我们把评价性抽检任务全部交给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负责实施。

在强化财力支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抽检工作需要。十三五时期,全省监管系统共投入抽检经费14.34亿元。就省局情况看,近年国家转移支付四川的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中,抽检经费占到70%,今年抽检经费提升到总费用的93%。同时,考虑到基层财政压力大,每年都按照500/批次匹配工作经费近600万元,用于保障现场抽样、核查处置、风险研判等工作。省级财政每年还为省局抽检监测秘书处安排专项经费150万元,专门用于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工作。

问题七: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打算?

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政治高度,就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必须坚定目标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抓紧抓实补短板、打基础、增动力、利长远的各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食品安全工作点多面广,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确保重点工作全面完成的基础上,将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一老一小两大”的监管工作。“一老”是指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治理。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社会舆论高度关注,老百姓十分痛恨。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保健食品标签标注警示用语规定,特别是要严厉打击以“抗疫”为噱头,虚假宣称保健功能等问题,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一小”是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一直坚持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两大”是指大宗食品安全监管和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大宗食品和大型食品生产企业,涉及到的消费人群多、区域广,是食品安全的“压舱石”,一旦这两个方面出了问题,极有可能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因此,必须加大监管和抽检力度,严把质量关口,绝不让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着力在完善监管体系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措施,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不断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一是完善源头治理体系。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抓紧分期分批淘汰高毒农药,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养殖业滥用兽药抗菌药治理,加快退出重金属污染区食用农产品种植,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农产品种养环节的安全监管,确保源头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二是完善制度标准体系。紧跟形势变化,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聚餐管理、粮食安全监管、网络食品安全监督、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等方面制度的制修订工作,不断强化食品安全制度保障。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大中专院校作用,加强食品安全、菜品、食材等标准制修订工作,建立完善一批符合四川实际、好用管用的食品安全标准,引领食品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水平提升。三是完善产品追溯体系。加快推进食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早日实现四级平台层层对接,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加强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和“智慧农贸市场”建设,组织实施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点工作,强化追溯能力。四是完善风险预警体系。把强化风险预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部门间和区域间工作协作机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技术,加大风险监测力度,加强风险信息研判,推进精准监管、智慧监管,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当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完成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一重任,仅依靠哪一个部门是完成不了的。我省现有80余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9000余万消费人群,每天要消费14万吨食品,保障这样一个庞大数量级的食品安全,必须依靠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因此,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推动完善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好企业的主体责任、党政的总体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社会大众的监督责任,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元共治格局。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