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布 / 消费警示

科学认知“三品一标”辨别优质农产品

2025年04月30日 10:05

来源:食品抽检处

【字体:

在农产品市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标签,它们统称为“三品一标”,代表着我国优质农产品的认证体系,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然而,许多消费者对这些标签认识模糊不清,或者存在理解误区,甚至被虚假宣传误导。

“三品一标”的核心差异

“三品一标”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标准和特点,各标志如下:

左上:无公害农产品;右上:绿色食品

左下:有机食品;右下: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以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如“宁乡猪”“浏阳金桔”“郫县豆瓣”“天岩寨柑橘”等。此处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相关标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则是侧重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

安全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AA>A级)>无公害农产品

价格: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普通农产品。

三品一标不同特点

真伪鉴别方法

市场上存在虚假认证、冒用标签等现象,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辨别真伪

    认证看双标(标识+编号):正规认证产品包装上应有清晰的认证标志、认证机构名称、产品编号等信息。假冒产品可能标志模糊、编号缺失或无法查询。

有机食品:标有中国有机产品标志+认证机构名称+编号。

绿色食品:通过四位一体的外包装。四位一体是指:图形商标、文字商标、绿色食品标志许可使用编号和绿色食品防伪标同时使用在一个包装产品上。企业信息码的编码形式为GF××××××××××××××,其中GF是绿色食品英文“GREEN FOOD”字母的缩写组合,后面为12阿拉伯数字,其中一到六位数字为地区代码(按行政区划编制到县级),七到八位数字为企业获证年份,九到十二位数字为当年获证企业序号。

无公害农产品:产品或包装上16位防伪数码。


    溯源查官网

绿色食品:登录中国绿色食品网输入编号验证。

有机食品:通过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查询。

地理标志:登录农业农村部官网查登记信息。

无公害农产品:登录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查询。

部分高端农产品提供二维码溯源,消费者可扫描查看生产记录、检测报告等。


    消费需理性

根据对北京和上海有机食品市场的调查,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的价格一般高出30%~80%,有些品种,如有机蔬菜的价格为普通蔬菜的2~3倍。若价格过低需警惕。

绿色食品A级价格适中,适合日常消费。


    渠道选正规

优先选择大型商超、品牌直营店或认证电商平台。警惕路边摊、无证网店的低价有机产品。


    权益要维护

    购买时需索要发票或电子交易记录发现问题可投诉。

    特别提示:认证有效期不是一劳永逸

绿色食品(3年)、有机食品(1年)认证均有有效期,需定期复审。消费者可查看包装上的认证日期,避免购买过期认证产品。

建立科学理性的农产品消费认知


    不盲目追求有机

有机食品虽安全,但价格高昂,且并非所有有机产品都优于绿色食品。普通蔬菜通过正确清洗(如浸泡、去皮)也能降低农药残留风险。


    关注地理标志产品的真实性

如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有限,市场上销售的部分产品可能是洗澡蟹,购买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并核实防伪标识。


    合理看待无公害绿色

无公害农产品已逐步退出,绿色食品A级仍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适合日常消费。


    结合自身需求选择

婴幼儿、孕妇等敏感人群可优先选择有机或绿色AA级食品。普通家庭可选择绿色A级或无公害替代品,搭配科学烹饪方式(如焯水去农残)。

三品一标是我国优质农产品的重要保障,消费者应掌握基本鉴别方法,避免被营销话术误导。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理性消费,同时积极参与市场监督,共同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撰稿:谭亚男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