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84号提案的复函

2025年09月02日 15:35

来源:省局办公室

【字体:

川市监函〔2025〕286号

朱向阳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知识产权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第0384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并商省委金融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产业规划发展中的导航作用。按产业领域加强专利导航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创新研发效能、推动产业壮大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局紧紧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积极贯彻实施《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努力推动建立以产业数据、专利数据为基础的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一是建强一批服务供给主体。研究出台《四川省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方案》,鼓励和支持具备较强知识产权专业优势的企事业单位、产业集聚区等建立健全专利导航服务工作机制,提高面向区域规划、产业规划、企业经营、技术研发、人才管理等需求场景的专利导航服务供给能力。截至目前,我省已拥有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2家、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3家、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7家,2024年提供各类专利导航服务项目100多项。二是实施一批专利导航服务项目。坚持以产业园区为重要着力点,聚焦全省“15+N”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针对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技术引进、科研及投资项目等重大活动开展提供基于专利视角的决策参考建议,2024年以来已投入超过500万元、支持产业园区专利导航项目18个。三是推广一批优秀导航案例成果。依托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专利导航成果发布机制,鼓励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等积极共享共用分析研究报告、成果应用材料等导航案例成果,为创新主体提供公益性产业导航情报,累计已推介发布《现代交通产业专利导航》《无人机及通航产业专利导航》《车规级SiC MOSFET芯片发展状况微导航》等成果10余项。

二、关于加快形成多点多面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格局。推动“五大经济区”知识产权协同联动发展是我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重大战略部署,我局着力在资金投入、服务支撑、试点探索等方面落实落地一系列举措,推动各市(州)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一是强化资源投入综合统筹。修订《省级财政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运用因素法分配方式给予市(州)全覆盖支持,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协同发展,2024年安排1148万元支持成都市以外的市(州),占因素法分配资金的76.5%。二是加强知识产权重点服务支撑。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利转化运用、培育区域公共品牌等事项纳入省市场监管局与广元、广安、甘孜、攀枝花等市(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内容,结合区域产业资源禀赋积极提供发展助力。三是争创知识产权金融生态试点。经积极向上争取,四川获批中西部唯一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的省份,我局会同四川金融监管局、省委金融办等部门印发《四川省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出台《“天府知来贷”操作细则(试行)》,进一步发挥成都高新区、成都市武候区、成都市温江区、绵阳市游仙高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德阳市绵竹高新区、乐山高新区等7个地区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积极拓展知识产权金融惠企覆盖面,2025年1-5月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9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95.8%。

三、关于优化知识产权创新创造环境。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牢牢把握市场监管既是发展部门、又是监管部门、更是民生部门的重要定位,聚力打造以质量、标准、知识产权为支撑的创新环境。一是推进标准与专利融合创新。鼓励和支持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加强专利布局与标准研制联动,引导创新主体将自主知识产权融入国际标准和团体标准。大力宣贯《标准涉及专利政策指引》,引导创新主体合规表述,促进标准必要专利的公平合理许可使用,防范企业利用标准必要专利实施垄断行为。二是推进知识产权服务多元供给。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四川业务受理窗口,支持泸州、德阳、绵阳、南充、宜宾等5个市(州)设立工作站,帮助企业就近快速获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2025年1-5月累计提供办件服务1300多项。贴近创新资源集聚区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能力,指导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试验区,支持成都市整合市场化服务力量布局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8个、知识产权托管中心8个,2025年上半年新增签约托管服务企业超1000家,累计服务各类创新主体近6000家。三是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持续深入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4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市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2024年全省办结专利纠纷案件4319件。积极推行《四川省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指导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都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不断提高预审及维权服务质量、扩大服务领域,指导绵阳市高质量筹建绵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充分发挥“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作用,推动各级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完善调解制度、规范调解程序。2024年受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案件1158件、结案1101件,调解成功594件。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安排,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有效利用专利的权益纽带和信息链接功能,进一步健全完善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持续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感谢您对四川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17日       

(联系人:知识产权运用处刘红涛;联系电话:028-87053180)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