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 16:06
来源:质量监督处
【字体:大 中 小】
足球、篮排球等运动是中小学生锻炼身体的热门选择,不过部分产品质量不合格,如弹性差、尺寸偏差大等,影响锻炼效果,有的产品甚至残留甲醛、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化学物质,对青少年健康造成危害。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示,帮助消费者避开选购误区、正确使用。
1.看标识,拒绝“三无”产品
仔细检查产品包装或本体,是否清晰标注厂名厂址、执行标准、主要材质等信息。坚决不买无标识、无标准的低价产品。
2.试性能,关注细节设计
尽量现场测试球类弹性是否良好,重量、尺寸是否合适。仔细观察表面纹路是否清晰,有无气泡、褶痕等缺陷。
3.看年龄,选合适规格产品
按使用说明中的适用年龄段选择体育用品,避免盲目购买“成人款”,影响孩子运动体验和安全。以足球、排球为例,通常3号适合儿童用,4号适合少年用,5号适合成年人用。
4.查材质,关注安全性能
购买体育用品时应检查材质,避免购买颜色过于鲜艳、有异味的产品,这些产品有害物质残留的风险较大。不合格的球类体育用品,可能残留过量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甲醛,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通过口鼻、皮肤进入人体,干扰内分泌,刺激呼吸道粘膜,对青少年生长发育造成隐患。
优先在正规商超、品牌官网购买;购物后保存好发票、说明书,万一出现质量问题,可凭凭证及时维权。
6.正确使用,合理保管
运动前应检查球类是否漏气、表皮是否破损。运动时采用正确姿势,防止受伤,如打篮球接球时注意避免用手指单独受力,应将手指自然分开,呈“勺状”托球,用掌心和指根缓冲球的冲击力;运动完应将体育用品放在避光、干燥的环境,避免挤压和磨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文】